新闻动态 /
我在体制内工作14年后,慢慢悟出一个道理:跟人聊天,有些事最好少提。不是藏着掖着,而是保护自己。就像春游时,新来的研究生小刘在烧烤架旁随口说:“我炒股俩月赚了房贷首付。”第二天,领导就找他谈话,提醒他别搞“投机倒把”。三个月后,竞聘课题组长,他这个拿过省级科研奖的人居然落选了。上周收拾他的离职东西,我看到抽屉里一本没拆封的会计教材,扉页写着“谨言慎行”,墨迹都斑驳了。
聊天的分寸,就像调古琴的弦,太紧会断,太松没声。茶水间随口抖的私事,酒桌上脱口而出的感慨,哪天就可能变成射回来的暗箭。古话说,“逢人只说三分话”,这话不花哨,却实实在在。
自己的好,别显摆。财务科张姐有支祖传狼毫笔,春节时常给同事写对联,大家都夸她手艺好。可有次工会活动,她喝了点酒,忍不住说家里有幅齐白石小品,能抵五年工资。结果之后三年,借钱的人没断过。最离谱的是,有人买房差八万首付,竟提议拿她藏品抵押。现在,她写对联只用印刷体落款,书桌上放的镇纸也换成了孩子做的陶艺。
隔壁单位教训更深。有个工程师在沙龙里炫耀专利分红,没俩月就被匿名举报“违规兼职”。虽然没查出啥,但晋升名单出来时,他名字旁多了句“暂缓考察”。体制里混,藏点锋芒才稳当,真本事不用嚷嚷,自会发光。
家里的苦,别倾诉。宣传科小林以前常把办公室当树洞,抱怨婆婆重男轻女,丈夫老不在家,女儿成绩差。后来干部考察,有人写信说她“家庭不稳,影响工作”。更搞笑的是,孩子考上重点初中后,还有同事当面酸她:“不是说成绩垫底吗?是不是走了后门?”张爱玲说得对,笑有人陪,哭只能自己扛。你抖出来的苦,别人听完也就当个谈资,没人真心疼。
身上的短,别揭开。人事科老周有次聚餐,自嘲说自己粗心,差点把保密文件当废纸卖了。当时大家哈哈一笑,可半年后竞聘档案处处长,反对意见里直接写他“缺乏保密意识”。更讽刺的是,后来每次文件丢了,总有人拿眼神瞟他。战场上不自拆盔甲,职场上也别自曝短板,不然哪天就成了别人手里的靶子。
办公楼前的樱花开了又谢,越张扬越容易凋零。职场里没谁会点破你的“新装”,但都等着看你出糗。苏轼说过,表面太平,底下未必没隐患。聊天就像在薄冰上跳舞,多说一句,裂缝就多一分。
下次想秀新表,想想典当行柜台里的旧货;想倒苦水,看看医院叫号屏前排队的人;想自嘲,抬头瞧瞧红绿灯的冷脸。聪明人把心事锁起来,聊天气多好,多安全。电梯里笑说“早啊”,食堂里安静吃饭,会议间隙闭目养神,这些人才是真会混。他们不靠铁壁防守,就靠不给人抓把柄。职场这盘棋,沉默是金,张弛有度才能走得远。
上一篇:《哪吒2》片方收入或超30亿, 光线传媒和导演谁赚得多?
下一篇:没有了